DOP市场步履艰难,凸现产业过剩矛盾

刘丽丽

  • 0

    留言
  • 337

    浏览
节后至今DOP基本基调是先热后冷,节后DOP在成本推动和炒作下短日内大幅上扬,但因需求复苏迟缓和产量上升,进入3月之后DOP涨势戛然而止。虽然下游开工有所改善,但是真正需求仍然不尽人意。上游原料凭仗原油冲高威力泰然自若,DOP迫陷入上下游钳制之中难以动弹。3月份以来原料与需求一直暗暗较劲,原料居高不下,而下游客户按需采购,市场成交陷入低迷。张家港码头库存消化迟缓,DOP工厂在利润边缘上艰难度日。一年之际在于春,而DOP季节性回暖遇阻极大挫伤市场信心,企业库存压力不断升高部分开始减产。导致DOP处境如此尴尬的原因貌似原油冲高需求复苏缓慢问题,但是仔细深究与国内DOP和辛醇产能结构失衡有更大的关系。 DOP与辛醇产能结构失衡问题严重:十一五期间我国DOP产能扩张迅猛,去年总产能达到287万吨,去年产量约150万吨,产能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遗憾的是上游辛醇产能长期以来受到工艺技术限制扩能步伐进展缓慢,成为束缚DOP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目前DOP对辛醇表观需求量达100万吨左右,但是国内产量仅仅60万吨左右,每年近40万缺口依赖进口弥补。去年随着利华益14.5万吨辛醇顺利投产,国产辛醇生产能力上升一个台阶。但是仍还有很大缺口,特别是山东晨曦新建10万吨DOP装置、天津泰森20万吨DOP装置后期一旦投产,厂家对辛醇争夺战仍然激烈。目前天津碱厂14.5万吨辛醇装置正在试车,不过进程一直缓慢。今年山东建兰辛醇装置新扩产5万吨,齐鲁增塑剂新上14.5万吨丁辛醇装置已经开工,不过远水难解近渴。正是由于DOP与辛醇产能失衡问题导致辛醇货紧价挺利润丰厚而DOP产品却产销过剩无利可图。这在以往行情中也屡有发生,这种无奈行情的重现再次影射出产能失衡的严重问题。 需求疲软,原油暴涨却对市场催化效应失灵:原油是整体化工行业的源头,在化工市场风云变幻中一直扮演风向标作用。从以往行情也可以看出,DOP市场与原油市场保持较高的默契。不过从2010年底开始,原油对DOP市场的影响力量减弱。春节过后,原油市场在中东局势紧张、乐观经济数据指引下涨势凌厉。但是DOP市场却对此不理不睬,进入3月份后下游制品企业开工率有所好转,DOP市场成交仍然冷淡,原油对DOP市场催化效应为何失灵?这主要DOP受成本不断攀升推动已经进入了14000元/吨以上的高价时代。下游客户对价格消化有一定难度,而且目前订单比较少,加上通胀形势严峻今年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企业资金上出现压力,目前无意在高位上备货而转向按需采购保守模式。正是需求复苏迟缓,令市场贸易商和商家销售缓慢,而成本却居高不下导致DOP骑虎难下。目前DOP工厂承受库存继续上升压力,华东部分工厂已经开始下降开工率,江苏宏信、浙江伟博等厂家开工率降至半成,厂家对上游辛醇抗争正在拉开。 造成目前DOP高位僵持无利可图直接原因是原料坚挺与需求疲软之间出现了矛盾,但背后更深的原因是DOP与辛醇产能结构失衡问题。国内DOP厂家较多竞争一向激烈,特别是产能失衡背景下,虽然DOP下降压力很大,但是原料却紧张坚挺堵住了DOP退路,DOP犹似笼中困兽难觅出口。其实DOP在长期僵持的耗战中,最不利仍是工厂,不仅利润亏损,而且还承受库存上升压力。目前厂家开始减产也是在预料之中,唯有如此辛醇才有回落可能,厂家处境才有转机。但是在后期需求季节性看好预期下,厂家或不会有明显减负行为,辛醇能否顺势下降或者下降多少仍存悬念。卓创认为,短期内DOP整理中或将缓慢下行寻找突破,但是成本制约跌幅不大,后期需求一旦有改善市场还将重新返升。
2011-03-14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