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钛白企业“身患重症”:盲目发展硫酸法

杨霄

  • 0

    留言
  • 575

    浏览
过去的几十年间,硫酸法钛白生产的引进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中国钛白行业的发展立下了很多的汗马功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硫酸法工艺逐渐赶不上钛白行业发展的潮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导致的内需萎缩的萧条态势下,硫酸法工艺的盲目发展给钛白行业带来的问题愈加凸显,不得不引起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硫酸法钛白工艺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国内硫酸法钛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并经历缓慢的发展过程,直到1991年钛白总产量37228吨。1995年总产量121811吨,其中涂料型钛白67938吨,而其中金红石型钛白粉今仅有1759吨。此时以广钛为首6家企业联合引进国外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即《广钛》技术,国内有3个工厂引进国外硫酸法和1家氯化法工厂刚刚建成处于投产阶段。直到2000年后引进的3家硫酸法钛白厂达产达标后培养和造就一批硫酸法钛白的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加之硫酸法钛白生产工艺技术较简单,在有一定的生产基础消化引进技术后模仿的速度加快,在市场和利益的驱动下硫酸法钛白生产获得快速的发展,带有盲目性。 从技术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国际上硫酸法工艺从1918年开发30年代进入成长期,随着产品的需求增加70--80年代就进入了成熟期。由于硫酸法工艺自身的缺点90年代就发展很慢处于波动状态,在欧洲、美洲已进入衰退期。对于我国来讲硫酸法工艺此时正处于发展之中并且势头正猛,我们比国外落后20余年。当国外开始淘汰硫酸工艺时,我们却在疯狂拓展硫酸法,生产工艺的严重滞后导致我们国内的钛白粉质量差,档次低,在竞争力方面没法与国外钛白产品抗衡,不仅出口困难,连扩大内需都成问题。 我们现在面临的尴尬问题是,产能不断扩大了,价格却下滑了,市场也严重萎缩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良态势呢?明了真相的业内人士开始沉思,他们知道是以前种下的隐患开始浮出了水面。近几年来,我国钛白粉产能扩充十分迅速。钛白粉产能迅速扩展。行业内各企业纷纷扩产,业外企业也瞄准了这块“蛋糕”,一拥而上加盟钛白领域,新建、扩建项目纷纷上马,产能迅速扩大。据报道,2000-2006年国内钛白粉产能、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2%和26%,明显高于同期化工行业的增长率,尤其2003年以后钛白粉产能、产量年增长率分别达到最高值。2007年产能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3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总量的24%和26%,国内过剩的产能也造成了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在金融危机来势汹汹之时,钛白粉行业明显遭受重创。 现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硫酸法的盲目发展导致了国内钛白粉产能的严重过剩,而产能过剩又致使钛白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严重,各家钛白生产商为了在金融危急中周转资金,就不得不低价消化库存,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恶性的价格竞争,钛白粉交易价格一降再降,严重削减了钛白生产商的利润空间,造成亏损或破产的情况已不再新鲜。以前在市场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盲目发展硫酸法钛白生产给很多生产商带来了暴利,但是随着国家环保法规和经济政策的陆续颁布,钛白粉市场由大肥肉变成了让人难以下咽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在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硫酸法钛白生产的恶性扩张给整个钛白行业蒙上了一层久久不散的阴影。据业内人士认为,硫酸法钛白生产的劣势已经严重暴露出来,它导致低档的产品不断挤进市场,产能明显过剩,而产能过剩又抑制着钛白粉行业的发展,这种恶性循环需及时解决。既然国内过剩的产能已经成为了钛白粉行业发展的“瓶颈”,行业的洗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有经过洗牌的钛白行业,才能经得住金融风暴的疯狂冲击,安全度过危机。按有关专家的话说,我们的钛白粉企业应该把金融危机当做一次良机,利用停歇的空隙思考下未来发展的方向,尽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该兼并的兼并,该整合的整合,这样我们的钛白粉企业才能顺利走出发展的严冬,给整个行业带来春天复苏的消息。
2009-08-05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