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经营——国内钛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抢夺制高点的必备利器

杨霄

  • 0

    留言
  • 478

    浏览
近些年来,我们国内的钛白粉行业发展很迅速,这原本是件令业界人士欣慰的好事,但是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钛白粉行业的严重问题就很快凸显出来了,其一就是钛白粉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能的过剩以及价格的急剧下滑,给国内市场带来了低端市场竞争的混乱和恶性的经济循环。如今,很多钛白粉企业钛白产品库存严重却迟迟找不到好的销路,只得微利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以保证运营资金的正常运转。实际上,我们钛白企业的困境不能仅仅归因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客观环境,最重要的还是得从自身找原因。想想看,为什么杜邦等钛白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还能持续盈利,而我们的钛白企业就像经不住一点寒风的小草,在经济危机的寒潮袭来时就四处摇摆、不知所措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家杜邦早就采用密集化、集约型的生产运营,效益好,而我们的钛白企业大多采用粗放型经营的模式,效率低下,没有多少抵抗能力,当然就在金融风暴中显得弱不禁风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也许会禁不住问,那么到底什么是粗放型、什么是集约型呢?粗放型与集约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我觉得在这里有必要顺便提一下:所谓粗放型经济,就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而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以此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往往能源消耗较高,成本较高并且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由此经济效益较低;集约型经济是与粗放型经济相对的,其经济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并且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因此经济效益较高。 在我国,除了攀钢、龙蟒、东佳等钛白粉龙头企业一定程度上运营了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外,其他的中小型钛白粉企业基本是通过粗放经营而生存下来的。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钛白粉企业是通过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等劳动要素来增加钛白粉产量,然后靠产量多便于降价的优势来挑战市场上的同行的。钛白企业靠产量优势薄利多销似乎是个好方法,但是这样做顶多只能保证基本的“温饱”,而没法将企业养的“白白胖胖”,对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既然粗放型经营不行,那么我们的钛白企业为什么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钛白粉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呢?有的人或许说,大多数企业条件不够。这种理由里恐怕包含有太多的托辞,搞集约经营真的那么难吗?我看不是技术、资金不到位,是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只看到眼前的短线利益,毕竟模仿别人很快,也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去搞什么创新一样能挣钱,因而他们不能把目光放长远点看问题,怀着那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只是窝在家里搬弄着自己的那亩三分田,不敢越出雷池一步,但是他们忘了,他们就是钛白市场上的钓鱼者,不愿放长线肯定是钓不到大鱼的。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都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紧跟时代的经济潮流势必是要落伍的,同样,我们的钛白生产商也要尽快更新观念,摒弃过去经营企业的陈规陋习,大胆地创新思维,将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向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不至于被市场快速淘汰。所幸的是,随着国家政策法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倡导以及钛白行业对钛白生产的一系列规范措施的呼吁,我们的钛白企业纷纷觉醒并开始有所行动。当前,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特别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出台,钛白粉行业生产和发展受到日益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作为污染大和能耗高的钛白生产企业压力很大,毕竟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和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与十七大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政策格格不入。因此,我们的钛白企业实行清洁生产,转变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从未来的竞争趋势来看,我们的钛白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甚至杀入国际市场的话,就必须得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也就有这样,中国的钛白企业才有机会蒸蒸日上,以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分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2009-08-14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