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话纯碱
李澄
-
5
留言 -
835
浏览
2009岁末已至,作为中国纯碱生产企业的每一分子都该为自己鼓掌,我们挺过来了,暂且不去讨论纯碱在2010年可能的走势,但是2009年岁末纯碱价格的小幅回暖至少算是对经历了一年亏损的纯碱生产企业的一点点心理上的安慰。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被誉为是“化学工业之母”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行业,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纯碱的需求量也是日渐提高,由于纯碱生产的技术门槛低、环境危害小、安全系数高,因此在经济形势好的年景里纯碱成为了盐化工项目的投资热点,之后便是纯碱生产企业的行列越来越壮大,而纯碱生产企业的产能也越来越高——三年前产能为100万吨的企业可以稳居中国纯碱产能三甲,但是在现在如果算上拟在建项目,产能为100万吨的纯碱企业恐怕连前十五都进不了。
从2000年以来,我国纯碱工业保持着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维持在11%以上。2003年,我国纯碱产量达到1101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纯碱生产国,纯碱的月出口量也不断创下新高;2004年到2006年,纯碱产量年均增长达到170万吨左右。在此期间纯碱的价格也是稳步上涨,纯碱行业的新成员越来越多,纯碱企业也纷纷技改扩产,此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对纯碱产能过剩的危险有所警觉,所以在2006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但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地区就业机会的眼前利益已经使地方政府利令智昏,发改委的通知也成立一纸空文。
2007年随着天碱与大化的改建搬迁,纯碱出现局部地区供不应求,加上08奥运会的临近——基建项目对纯碱项目的不正常需求,纯碱市场出现了难得的但缺口,于是纯碱价格开始了拔高似的快涨,加之销售商的炒作与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在之后的近一年的时间里(纯碱的价格暴涨时期的区间为:2007年7月-2008年7月份)纯碱的价格就像脱了线的风筝越飘越高,2008年8月中旬,国内纯碱市场上,以纯碱生产销售的主要地区华东地区为例,轻质纯碱的最高出厂价达到每吨1960~2020元,重质纯碱的最高出厂价达到每吨2100~2200元。这给投资入行者造成了一种项目“前途无量”的假象,2008年前5个月,纯碱产量同比增加了103万吨,超过了以往全年的产量增长幅度。到2008年底,全国纯碱产能达到年产1900万吨,比2007年新增250万吨。
可是下游产能的扩张速度并没有像纯碱产能这样“疯狂”,8月份过后纯碱价格便开始了下跌,这时候的跌幅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随着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海啸的袭来,下游行业,尤其是平板玻璃和建材行业产能的急剧萎缩使得纯碱产能凸显过剩,纯碱的价格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一泄千里的跌到了巅峰时期价格的50%,在这期间纯碱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局面,多数碱厂2008年的年利润趋近于零,换句话说在此前九个月的盈利就这样被这三个月的亏损抵消掉了。而伴着这种颓势所有的纯碱企业都迎来了充满了艰辛的2009年,许多看不到希望的小纯碱厂,开始了疯狂的低价抛售,这种做法更使得纯碱企业的日子雪上加霜,更恐怖的是这一年又有300万吨的纯碱产能出现,2009年,中国纯碱产能达到了创纪录的2100万吨,缺乏统一的应对措施和对各自利益的眷顾使得每个纯碱厂都遭受到了空前的损失——部分纯碱企业的亏损额度在前两个季度就已经突破了亿元;国内市场的焦头烂额令各个纯碱厂纷纷把目光对准了国外,不计成本的将纯碱低价输出到国外市场严重扰乱了国际纯碱的供应平衡,作为报复美国安塞克公司采取降价措施增加对亚洲地区的出口。而美国纯碱主要是以天然碱为主,无论从质量上还是生产成本竞争上,我国的纯碱企业都处于下风,出口难度增加。在遭遇价格竞争的同时,中国纯碱还遭遇到印度市场的“特保”调查。11月5日,印度海关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纯碱征收20%的保障税,以从价税方式征收,征税期自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这一特保措施使得中国纯碱基本被印度市场拒之门外,而印度一直是国际市场上纯碱进口的主要市场。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国家4万亿资金对基础建设项目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碱行业的颓势;而逆势而上的房地产行业更是给了纯碱行业有力的支持——至少没有一跌到底,但是无奈纯碱的产能过量实在是太严重了,所以上述情况仅仅是缓解了一下局面,在建材、平板玻璃等下游行业已经走出低谷的形势下,纯碱行业的各个企业依旧要为保本苦苦挣扎。2009年,国家出台了《纯碱行业准入条件》,该文件对新建碱厂的地理位置、设计产能和技术指标都设置了很高的入市门槛,但是评心而论该文件实在是来得太晚,2010年年底全国纯碱的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 对于纯碱企业来说或许还要挣扎着走过2010(或许不会像2009那么惨),或许还有2011、2012。
综合看来,造成纯碱现有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缺乏有效地宏观调控手段和限入法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政策性原因,在高兴的看到《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出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去考虑是否应该制定一个纯碱行业的退出性政策——建设一个百万吨产能规模的纯碱厂的投资大概在30-45个亿左右,没有任何人会白白付出几十个亿的投资后而的把它闲置,合理的退出政策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消由于投机心理而产生的纯碱产能,从根本上缓解已经不堪产能重负的纯碱行业。
但是我们也同样需要看到纯碱产业自身的结构缺陷,相对于同是大宗化学品(无机化工基础原料)硫酸、硝酸及烧碱行业,纯碱的产品结构连存在长度过短和结构过简的致命缺陷,而且目前纯碱产业链中的大部分产品都存在产能过剩或潜在产能过剩的局面,而对于目前形式走好的建筑业,这种好的局面也是一种暂时的。现在我们正在面临着房价日益飙涨,而多数人却无力购买的局面——一种新的相对过剩的局面正在日益凸显,当有一天这种局面真正浮出水面,对于纯碱行业的打击将不会亚于白垩纪的那次天地冲撞。
因此,对于现在的纯碱企业来说停止无谓的产能扩张、做好现有业务就足矣,并且要尽最大的努力的去开发纯碱产品的精细化市场,而纯碱协会除了要统筹好国内的产量与价格的关系之外还要有效的做好出口贸易的谈判。同时纯碱市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维持买方市场的局面,换句话说纯碱是一种受制于人的产品,因此无论是从单个生产企业发展来说还是从全行业走向来讲,做好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或是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加强与能源性的垄断企业的合作、更加多元化的涉足金融市场和房地产投资、利用地缘优势开展第三产业,逐步的减少纯碱在企业经营份额中的比例,从远期看是在拯救行业,从近期讲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面对2009的金融海啸的险途,我们劈荆斩棘、携手并肩勇敢的走过。2010年的曙光已经迫近,她充满了希望和挑战,让我们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吧。
相关商品帖子
-
张静 2024-11-05
-
黄经理17762511359 2024-10-17
-
黄经理17762511359 2024-10-17
-
黄经理17762511359 2024-10-17
-
15726117892 2024-10-15
商品其他帖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