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纯碱准入能否亡羊补牢

gmj

  • 0

    留言
  • 441

    浏览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纯碱成为遭受重创的行业之一。由于产能过剩严重,国内纯碱行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今年一季度,随着经济向好,纯碱市场初现回暖,价格也有所抬头。但好景不长,当中央针对房地产业的铁腕调控政策出炉后,作为纯碱下游的平板玻璃产业又遇波折,继而使得纯碱产业也可能重回低谷。 纯碱业再度陷入困境 “今年纯碱企业的形势仍不乐观,根本的原因就是供大于求。”在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理事长底同立看来,至少存在4个对纯碱业不利的因素:产能过剩,能源、原材料涨价,纯碱出口受限,氯化铵销路收窄。在底同立所列的不利因素中,产能过剩被放在第一位。显然,令纯碱行业陷入被动局面的关键原因正是产能过剩。 很明显,在大干快上热潮中当地政府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纯碱行业准入条件》6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中国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王锡岭却对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表示出担忧。据他介绍,现在纯碱项目的审批权放给了地方政府,即使是国家,也很难进行总量控制。 因为在目前的投资体制下,地方政府审批核准这些项目是合法的。而问题是,当地政府只有鼓励政策,没有退出机制。企业花巨资投入一个产业,谁也不会、也不甘心让这些巨额投资打水漂,轻易下马。因此,即使目前纯碱行业处于低迷的状态,大多数企业陷入亏损,但仍有新产能在建或正处于规划中。 亡羊补牢成败在落实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出台控制纯碱产能扩张的规划。2005年底,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其中规定100万吨/年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但这些规划并未能遏制住纯碱业扩产狂潮。那么,《纯碱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又能否真正控制住国内纯碱的产能过剩呢? 王锡岭介绍,出台《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新建纯碱项目设置一定门槛,限制纯碱产能的过快增长;二是提高行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自动化水平和环保水平。王锡岭认为,“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准入条件》能否真正得到执行?谁来监督执行?有无处罚措施?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准入条件》会成为一纸空文。” 市场法则无法抗拒 人们非常希望,《纯碱行业准入条件》一出台就能立竿见影,让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的纯碱行业走出困境。但王锡岭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只有那种急功近利的投资体制和投资模式真正改变,《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才有可能真正发挥作用,但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王锡岭表示,不从大局考虑,规模盲目求大,过分依赖资源地而缺乏对消费市场和运距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是目前纯碱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来临后,规模越扩越大的企业,亏损得越多,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运输半径较长。比如青海碱业公司、海化公司等大型企业今年就出现了亏损,而销售半径短的一些30万吨/年规模的中型企业反而日子好过些。 信息来自:化工资讯网
2010-05-27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