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万华:MDI自主创新天地阔

小敏

  • 0

    留言
  • 320

    浏览
11月18日,夜。黄海之滨。   一连几座五六层楼高的化工生产框架,灯火通明,DCS控制室内,紧张而有秩序。   这里便是亚太地区MDI行业最大的供应商万华集团,其主要产品MDI是制造聚氨酯重要的原料之一。聚氨酯具有橡胶、塑料的双重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建筑、家电、航天等领域。目前,万华生产规模居亚洲首位,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万华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称雄世界的目标,靠的是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   一次被拒绝激发的豪情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为了解决中国人穿皮鞋的问题,该企业从日本引进一套合成革生产装置,配套引进了欧美公司上世纪60年代落后的MDI制造设备。80年代末,为引进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万华谋求国外合作,一家跨国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带领团队前来考察参观,时任MDI分厂厂长的丁建生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但是,当丁建生一行前去参观这家公司时,想靠近看一下生产设备,却遭到了外方人员的严词拒绝。   “当晚我们回去之后都没有吃饭,感到很是气愤。不久就给总厂写了一封信,希望依靠万华自身的力量,自主创新。为自己争气,为民族争光。否则,永远受制于人。”虽然过去多年,现已成为万华集团总裁的丁建生,想起这件事情,依然心潮难平。   总厂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1998年,万华MDI分厂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2001年于上交所上市,这为企业的科研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引进不来的。”多年后,回想起万华自主创新的过程,丁建生感叹。   “六顾茅庐”求贤才   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哪里来?   丁建生“六顾茅庐”的故事,给人以启示。   丁建生听说江南有一位博士,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他立即赶往江南,发誓要把这个人才“挖”过来。   刚开始那位博士不为所动,但是丁建生没有气馁,一连跑了6次。他说:“MDI这项事业前景广阔,代表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干成了,可以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大幅度降低价格,节省大量外汇,是人民之福,国家之福……”丁建生的诚意最终感动了这位博士。而正是他的加盟,让万华的MDI技术研发如虎添翼。   2005年11月,万华自主研发的大规模MDI制造项目在宁波一次性开车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德、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世界级规模MDI制造技术的国家。2007年,万华“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万华已有专职研发人员300余人,其中博士30余名,硕士120多名,有多位院士和外籍专家曾参与万华技术开发。先后有4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研发成功并形成产业化。有四项技术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同时获得国家专利60余项。   和国际同行“赛跑”   在万华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MDI制造技术的同时,国外同行也迅速进入中国,希望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2003年8月8日,万华集团在宁波开工建设MDI有限公司。而在这之前,外国同行已联手于2002年2月,抢先一步在我国开工建设同类公司。靠自主创新赢得主动权的万华集团,科学安排,倒排工期,于2006年11月抢先对方投入生产,搏回一局。   面对万华的异军突起,拥有MDI技术的跨国公司加快了建设大型MDI生产基地的脚步。同时,始料不及的一件事情发生了:国际上进入中国市场的MDI产品,比欧美市场低200美元至300美元。万华MDI的生存遭遇到了严重威胁。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丁建生带领他的团队奋战在第一线,优化组合,节能减排,尽力降低生产成本,终于站稳了脚跟。他们的产品始终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位。   自主创新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截至2009年,万华集团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连续10年年均递增50%以上,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居国内首位。   随着烟台万华36万吨/年苯胺装置的成功开车,以及投资95亿元人民币的60万吨/年的国内最大的苯胺基地的开工建设,以及巴斯夫MDI项目的建设,MDI上下游产业面临挑战与机遇。
2010-12-29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