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盐化工千亿元大产业正向我们走来
苗晓丽
-
0
留言 -
520
浏览
世界十大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台玻集团将建立世界最大玻璃王国的支点落在了淮安,中盐集团将规划建设华东地区洗衣粉生产基地的视线投向了淮安,省盐业集团将战略重组和战略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淮安……
拥有乙烯利装置规模世界第一、邻氯苯胺生产规模世界第一、一硝基甲苯生产能力亚洲第一、低硫低芳烃特种溶剂油装置规模国内第一、元明粉生产能力华东第一的企业在淮安……
江苏省盐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盐化工质检中心在淮安……
大自然的馈赠,新世纪的机遇,淮安人的不懈努力,诞生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国土东部,长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交汇处,盐化工千亿元大产业正高速向我们走来。这股从淮安旋起的“白色产业”风暴正在融入华东、全国,乃至全球,登上了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舞台,演绎着“东方新盐都”的恢宏巨制。
地下盐海——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诞生梦想
盐是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以盐为原料,可生产工业和农业用产品达15000种之多,是与石油、天然气等并驾齐驱的项目引擎之一。
与海盐相比,岩盐具有不受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严重制约等诸多优势,世界盐业近几十年来呈现了海盐大幅度减少,岩盐生产大幅度增长,并逐渐取代海盐的发展方向。
数百平方公里的地下盐海、全国第一大储量岩盐矿藏,是大自然馈赠给淮安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从1958年开始,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第三队、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普查勘探大队、地矿部第三地质大队、化工部钾盐地质大队等地勘单位,在淮安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中先后发现了淮安盐矿。1984年前后,《人民日报》关于在淮安发现特大型岩盐矿床的一则报道更是引起了全国化工界的震动。
资料显示,淮安岩盐主要产于淮安盐盆和洪泽盐盆,范围涉及洪泽、楚州、淮阴、清浦,两处盐盆探明岩盐资源量达1300亿吨,远景资源量可达2800亿吨,是“盐都”自贡贮量的13倍,名列全国第一。特别是,淮安的岩盐矿藏埋深适中,单层厚度大,矿体品位高,杂质含量低,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开采价值。与岩盐矿伴生的芒硝储量也极为丰富,已探明资源量为35亿吨。
世界化工业发展一般有两种模式:或是紧靠原料产地,或是建在靠近市场的发达地区。淮安既是原料产地,又处在我国产业基础雄厚、化工产品需求旺盛、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而华东1/3的市场在江苏,拥有了巨大的市场资源。可以说,淮安发展盐化工产业,不仅拥有优越的先天条件,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和环境优势。
于是,从发现脚下巨大的岩盐矿藏开始,淮安人就有了一个梦想,希望这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真正成为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以“东方新盐都”的形象重塑运河时代的辉煌。
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拥有优越资源和市场条件的淮安岩盐资源开发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最早的清江再制盐厂年产量2万吨),由于企业规模小,矿区分散,产品单一,管理体制不顺,特别是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盐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省委省政府实施扶持苏北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淮安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淮安市盐业生产总量逐年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到2005年底,全市盐业生产企业有14家,精制盐年生产能力已达100万吨,商品卤水年生产能力90万原方,成为全省矿盐生产中心和全国最大的食盐配送中心。
然而,资源的采掘和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发展空间有限,必须延长产业链,形成盐产业集群,向盐化工发展。
2006年4月12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全国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为盐业制定的发展规划。全国原盐工业在经历了前期较为缓慢的发展阶段后,进入整体素质提升和竞争力高速发展时期。
2006年底,在将淮安努力建成辐射周边地区2000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下,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明确指出要把盐化工、冶金、IT三大产业作为千亿元大产业重点培育,做大做强盐化工产业进入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的领跑方阵。
产销一体化、盐碱联合、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盐化工和综合利用,淮安盐化工千亿级产业从此起步。到2007年底,全市形成了由盐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农用化工、日用化工、橡胶制品等门类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特色的化学工业体系,形成180万吨原油加工、15万吨烧碱、35万吨纯碱、1000万套轮胎、270万吨元明粉、300万吨精制盐、26万吨硝酸的生产能力。全市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达到了129户,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利税21亿元。其中盐化工生产企业16户,实现销售、利税占比为25.2%、43.5%,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规模距离千亿元产业的目标还很远。
好风凭借力——盐化工千亿元产业梦想起飞
“淮安的根本出路在开放。”市委书记刘永忠一语中的,盐化工千亿元产业的梦想在立足华东、放眼世界的高起点上一飞冲天。
2008年,在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调整转移步伐迅速,发达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和分工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淮安培植盐化工千亿元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年6月,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浪潮中,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提出的以“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等五大建设战略举措重磅登场,淮安盐化工千亿级产业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
经过广泛充分的调研,按照立足资源优势,深化盐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盐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思路,盐化工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发展路径重磅亮相——至2010年,盐化工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形成以600万吨盐(含液体盐)、300万吨原油加工为基础,120万吨氯碱、300万吨纯碱、400万吨元明粉为标志,以氯碱深加工为发展方向,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重要支撑的上下游一体化、多种系列并重的产业格局。
目标锁定,大幕拉开。强化大招商,主攻大项目,建设大载体,发展大企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产业链,做高做优产品档次和品牌,一场场战役吹响了号角,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一大批靠大靠外盐化工存量重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增资技改,实现了增量发展。江苏井神盐业有限公司“招”来了省盐业公司的商,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招”来了中农化的商,淮安华尔润化工有限公司“招”来了张家港的商。井神60万吨联碱技改项目、华尔润35万吨纯碱项目、20万吨离子膜项目、10万吨烧碱项目、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密胺项目等陆续签约、开工。而中盐公司下属子公司南风集团在淮安市已投资4户企业,累计生产元明粉772.13万吨。
两年来,一大批新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淮安,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盐化工“航母”级企业台玻的落户。台玻集团公司跻身世界十大浮法玻璃生产企业,玻璃纤维布的产销量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在淮实施的年产100万吨联碱项目是台玻集团历史上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将达11.4亿美元。该项目100万吨/年联碱装置和120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规模均为目前国内外最大生产能力装置。100万吨纯碱中,除68万吨将提供给台玻集团各公司及股东使用外,将利用淮安运输网络的优势,提供给亚洲区的优质客户。
如今,淮安的盐产量占据江苏的半壁江山,约占全国的1/8;盐化工生产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对下游产品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力。洪泽水合肼获省发改委批文,安邦计划在盐化工业新区发展TDI、MDI新产品,清江石化正在探索盐化工与石油化工结合生成新的化工材料。
预计到2010年,清江石化将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安邦电化将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华尔润化工将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银珠化工将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井神盐业将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到2015年,清江石化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安邦电化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华尔润化工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银珠化工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井神盐业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逆境创奇迹——梦想照进现实指日可待
2009年9月29日,淮安盐化工千亿级产业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台玻集团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联碱项目奠基仪式在淮安盐化工新区隆重举行;投资15亿元的井神60万吨联碱项目开工;投资5.2亿元、长达180多公里的淮盐矿业采输卤工程竣工。
三个重大盐化工项目的同日开竣工,传递着一个不容置疑的信息:淮安实现盐化工千亿级新材料产业的时空距离在缩短,一个江苏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大型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在全国盐化工尚未走出困境、发展中地区普遍受到强烈冲击的背景下,淮安盐化工新材料产业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发展。创造这样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淮安人做足了功夫。
作为全市大产业发展的牵头负责部门,市经贸委主任童玉祥将这一奇迹的呈现形象地归结为3个“1”相加后产生的乘数效应,这3个“1”就是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的产业优势、101%服务的投资环境优势,这就是淮安发展千亿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异曲同工,在9月28日举行的第四届台商淮安论坛上,台湾工业总会副理事、台玻集团董事长林伯丰由衷地说,淮安是一座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交辉的新兴工业城市,他有着天然的地下宝藏,有着与台湾相似的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更有着一支以服务为理念高效运转的政府团队。
大自然选择了淮安,历史的机遇选择了淮安,淮安人感念大自然的馈赠,更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在开放的理念引领下,淮安“服务高地、成本洼地、投资福地”的品牌已经打响,“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台资集聚高地已经形成,“海陆空”并举的大交通格局和苏北地区仓储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大物流格局就在眼前。特别是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淮安“借港出海”战略迎来了新的机遇,淮安的开放发展有了更为有力的依托。
对外打开通道,在内打造载体。目前,淮安经济开发区盐化工新区行政管辖面积扩大到10.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45平方公里,到“十一五”末,将达到承载180亿元项目投资的需要;到“十二五”中期将承载300亿元项目投资;到“十二五”末,园区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500-600亿元。今年9月,新区中的省级特色产业园-江苏盐碱科技产业园成功获批,以不到20天时间的申报速度创造了全省之最。与此同时,楚州、洪泽、淮阴、清浦等县区都将盐化工产业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快速推进。
项目是发展之源。然而,众所周知,国家对重大工业项目尤其是化工项目布点要求严,产业政策限制多,行业准入门槛高,加上淮安地处南水北调走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报批难度大,这是很多有意来淮投资盐化工产业的客商的一大疑虑。
淮安人用101%的服务打消了他们的疑虑,赢得了他们的信赖。
近两年来,在优选重大盐化工项目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了项目顺利获批,一方面严格把关,引进世界最新的先进成熟的技术、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加大环保设备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省里在产业政策制定上向淮安倾斜,并邀请省有关领导多次上北京,紧盯国家发改委。同时,相关部门职能工作人员常驻北京,及时与有关部委相关部门沟通,争取项目早日获批。
据市发改委工业处处长杜国庆介绍,台玻联碱项目从去年12月开始上报到今年8月11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仅用了8个月时间,是全国化工行业项目用时最短的项目之一。
就在8月10日,市委书记刘永忠在北京拜访了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茆庆国提出三个战略规划:一是将在淮安组建中国芒硝集团,将淮安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二是加大在淮投资,今年开工建设年产60万吨盐硝联产项目和年产30万吨元明粉项目;三是打造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将淮安作为中盐洗衣粉产业在华东的新布点。
在金黄的季节里,我们盘点收获:一个个重点企业形成了各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一批批超亿元、超十亿元项目正在快速实施,一个个科技创新的平台相继建立,一个个特色优势产品推进了规模化、精细化的进程,还有一大批重大优势项目将绣球抛给了淮安,盐化工千亿级产业正提速向我们走来。
金融危机阴云渐渐消散,我们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到“十二五”,淮安盐化工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将迎来井喷式效应,成为支撑淮安、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更将走向世界,在世界的产业链中参与分工,在世界经济新一轮的增长中闪亮地刻上淮安的印记。
自:淮安日报
相关商品帖子
-
肖经理15392928303 2024-06-21
-
肖经理15392928303 2024-06-21
-
周小姐 2023-06-20
-
张静 2023-06-05
-
周小姐 2023-05-31
商品其他帖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