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甲醇另辟蹊径制烯烃 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为子

  • 0

    留言
  • 353

    浏览
廉价进口甲醇冲击国内市场 据悉,大量廉价甲醇正在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对国内甲醇行业形成明显冲击。 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的甲醇进口量仅143万吨,而进入2009年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低价甲醇进入我国市场,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40万吨的进口量,相当于去年的2.37倍。 “国内甲醇市场需求不断萎缩,进口低价甲醇的进入对国内甲醇生产企业的影响很大。”中国石化一位郑姓工程师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国内的甲醇多用于制作甲醛、醋酸、二甲醚的原料,而国外进口的甲醇用途也多限于此,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国内市场下游企业对甲醇的需求。 受到上述因素影响,今年5月,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甲醇进行反倾销调查。 尽管如此,由于国外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依然有大量具备低成本优势的进口甲醇输入到国内。有研究机构提出,考虑到东南沿海化工园区对乙烯和丙烯的需求,可以在沿海化工园区通过进口甲醇建设甲醇制烯烃MTO或甲醇制丙烯(MTP)装置。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化工园区而言,乙烯和丙烯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但是一些化工园区目前并没有炼油乙烯一体化装置,所需的乙烯和丙烯必须依赖外购。 “而乙烯和丙烯属于危险化学品,短途运输尚可通过管道,中长距离的运输就要通过压力设备,成本高昂且运力有限。乙烯和丙烯的供应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化工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亚化咨询公司专家指出。 沿海地区发展甲醇优势明显 “对于大量进口的低价甲醇,可以考虑利用沿海地区的运输优势进行消化,避免与国内甲醇行业产生竞争。”亚化咨询公司认为,在沿海地区发展甲醇炼制烯烃项目具有一定的优势。 沿海地区的化工园区大多临近港口,拥有完善的液体化学品码头与仓储设施。由于国际海运能力过剩,2009年上半年从中东、中南美洲和澳洲地区将甲醇运到亚洲主港地运费只有25美元/吨左右,运输费用较低。 在建设成本上,与通过石脑油裂解制乙烯相比,新建的天然气甲醇装置的投资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资料显示,目前的石脑油裂解制百万吨级乙烯装置,需要近2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与此相比,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规模灵活。经济规模为180万吨/年甲醇制60万吨/年烯烃,相应的投资较小;如果采用60万吨/年的甲醇制20万吨/年烯烃,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性。 “而与煤炭产地建设的煤制聚烯烃项目相比,外购甲醇制烯烃装置省去了前面的煤气化和甲醇合成工艺,也省去了下游的烯烃聚合工艺(烯烃产品直供化工园区其他企业),相应的投资也要小很多。” 此外,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利用甲醇制造乙烯和丙烯具备现实可行性。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与鲁奇MTP技术的煤制烯烃工业化装置将在2010年完成试车、道达尔石化与UOP联合开发的先进甲醇制烯烃工艺正在进行准工业化验证。 亚化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全球甲醇产能将超过7000万吨/年,届时全球范围内甲醇产能过剩将成必然。因此进口甲醇发展甲醇制烯烃不会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并且可以缓解进口甲醇对国产甲醇的冲击。 多途径消化巨量甲醇 尽管具备一定的可实施性,但是相关风险也引起了一些行业人士的担心。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包括甲醇价格的波动和国际海运价格费用的上涨。无论哪个因素呈现出向上的趋势,都有可能影响进口甲醇制烯烃装置的经济性。 “对于甲醇价格的波动,我认为进口甲醇制烯烃装置应该引入国际甲醇供应商参股,通过长期供应合同锁定成本。在这一点上新奥张家港的二甲醚装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该装置引入了梅塞尼斯参股20%,获得了稳定而低价的甲醇供应。”亚化咨询专家强调,进口石脑油制烯烃装置,也和进口甲醇制烯烃装置一样,要面对国际海运费上涨的风险。 他指出,如果能够在沿海地区上一套180万吨甲醇制下游烯烃装置,不仅能够完全消化掉去年的甲醇进口量,也能够消化掉今年上半年大半的进口量,将大大降低国外进口甲醛对国内市场的冲击。而如果不建下游聚烯烃或者其他装置,180万吨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整体的投入应当在50亿元以内。 在该人士看来,除了对进口甲醇炼制烯烃外,还可以通过用国内的甲醛制汽油来消化掉多余的存量。 事实上,作为一种高载能产品,进口甲醇本质上就是进口加工后的天然气。有业内人士建议,在我国对进口甲醇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同时,可以充分研究进口甲醇的多种使用途径,避免对国内甲醇市场产生过大冲击。 “考虑到装置建设的灵活性和原料的易获得性,可以考虑在我国东南沿海的化工园区发展甲醇制烯烃。这样将有助于投资者和化工园区的原料多元化,降低原料供应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长远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亚化咨询专家表示。
2009-08-20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