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不接下气”生产难以为继

为子

  • 0

    留言
  • 393

    浏览
  11月以来,化工企业供气量大幅减少。截至记者发稿时,除辽宁华锦化工集团、新疆阿克苏化肥厂、中海油富岛化工厂、内蒙古苏里格化工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供气量充足外,全国90%以上的气头化工企业都感到“上气不接下气”;75%左右的气头化工企业的装置负荷率只能维持30%~70%。   “现在我们的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企业生产几乎难以为继。”11月24日,河南中原大化集团销售部部长郭全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十分焦虑。他说,自 2005~2006年遭遇气荒后,中原大化集团积极寻找气源,不断缩小供气缺口。今年1~10月份,天然气供应量比较充足,化肥装置始终保持在80%以上的负荷运行。但11月8日以后,公司供气量突然降至20万~30万立方米/日,仅相当于正常供气量的1/3,导致集团的化肥装置只能维持在30%的超低负荷运行。   为尽可能减少损失,目前中原大化集团已经停止了商品尿素的生产,将生产的尿素全部用于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三聚氰胺。同时,将原计划明年春天进行的设备大检修提前至下月进行。   四川泸天化集团绿源醇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德林告诉记者:由于天然气供应难以保证,绿源醇业的40万吨/年甲醇和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已经全部停产。其母公司四川泸天化集团的化肥装置自11月以来,也因天然气供应量减少,生产负荷率由原来的80%以上降至70%以下。   “我们现在日供气量只有50多万立方米,仅相当于平时的40%。”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玉琪用“特别紧张”描述天然气的供应情况。他说,从11月12日开始,榆天化的天然气供应量骤然减少,导致公司15万吨/年醋酸装置和2套甲醇装置全面停产,另外的6万吨/年和20万吨/年2套甲醇装置只维持60%的低负荷运行。由于装置负荷率越低,吨产品的综合能耗和成本就越高,因此,依目前的装置负荷率和甲醇价格推算,吨甲醇实际亏损超过300 元。但榆林地区冬季特别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如果全面停产,许多设备将被冻坏。所以,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只能硬着头皮维持低负荷生产,亏损额会进一步增大。预计榆天化公司全年将亏损2.5亿元,明年的生产经营将更加困难。   作为陕西省惟一的气头化肥企业,又是国防、航天工业液氢产品指定生产单位,陕西兴化集团公司受到各方关照,多年来未有短气之虞。然而,今年该公司同样面临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困惑。   “从11月开始,天然气供应量逐渐减少,最低时日供气量一度只有30万立方米,比平时减少了1/3。近期随着天气回暖,供气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不足,硝酸和硝铵装置目前仅维持70%~80%的负荷运行。”兴化集团供应处处长葛连学说。   在重庆长寿天然气化工基地,数十家工业企业用气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其中,位于长寿的重庆市三灵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因缺气已处于停产状态;另有15家企业半停产,还有15家企业错峰轮休。涪陵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此前该厂投资9.8亿元上马了一个全新的合成氨项目,每年所需要的天然气量为 2.15亿立方米,但由于天然气供应指标迟迟无法落实,新的生产装置自建成后一直未实现投产。   由于遵循“先生活用气,后工业用气”的供气原则,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近日都宣布,压缩旗下石化企业的用气量,优先保证民用。   有关专家提醒,随着天气转冷和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后期化工企业供气量仍可能继续减少,相关企业必须做好应急预案,尤其要做好“断气”的思想准备,制定好防冻措施。否则,一旦真的“断气”导致所有装置停止运行,一些设备、仪表和电气元件在低温下很容易损坏,会给企业造成更大损失。
2009-11-30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