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将大力促进煤电一体化、煤化工产业升级

唐雪莲

  • 0

    留言
  • 304

    浏览
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获悉,今年,内蒙古在巩固提升传统能源型产业的同时,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煤炭产业升级,力争形成包括煤电一体化、煤直接液化、间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几十项较大规模煤电一体化、煤化工重点项目,让“乌金”释放裂变效应。    单纯挖煤、卖煤,产值最低;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以增加8倍;把煤炭转化为深加工产品,产值可以增加十几倍,甚至20倍。据了解,热值21兆焦/千克左右的蒙西煤就近发电增值两倍左右,热值15兆焦/千克左右的褐煤就近发电增值3倍至4倍,煤制甲醇等化工产品可增值8倍至10倍。    近年来,内蒙古鼓励煤炭、电力与化工等相关产业联营,围绕合成油、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等主导产业链,构建以煤炭、电力、天然气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形态。目前,内蒙古煤基延伸深加工有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等7个项目,规模与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内蒙古距华北、东北用电、用煤市场中心较近,区位优势明显,具备了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实施煤电一体化经营的基础和条件。    据测算,外送1000万千瓦时电相当于外送3000万吨煤。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向邻近的华北、东北电网送电,变输煤为输电,有助于降低发电成本,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同时,有助于吸引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向内蒙古地区转移,实现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为了吸引有实力的能源企业来内蒙古投资开发,内蒙古自治区调整了资源、土地、环境、产业和技术等方面政策,对在内蒙古投资办电厂或煤化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实行了“两个50%”的政策,即按项目转化量1∶2配置煤炭资源,50%就地转化,50%进入市场。    目前,内蒙古西部、中部、东部三大能源基地已全部采用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联动效应。今年1月至4月,内蒙古全区煤炭产量达2.21亿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完成发电量859.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97%;向区外送电359.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    鄂尔多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同时建成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项目的地区。在鄂尔多斯已建成的两套煤制油装置中,神华集团一期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项目已打通全流程,运行基本正常;伊泰集团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累计生产油品4.1万吨,并在煤耗催化剂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资料显示,煤化工的能源转化效率中煤制油为34.8%、煤制二甲醚为37.9%、煤制甲醇为41.8%、煤制天然气为50%至52%。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在煤化工所有项目中最高,内蒙古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坐落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总投资257亿元,预计今年可供气13.4亿立方米,2012年最终达产40亿立方米。该项目利用内蒙古褐煤资源,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煤制天然气,再经381公里输送管线送入北京。据了解,第一条年产13亿立方米的生产线计划将于2010年底建成。    为了进一步实现产业延伸和聚集,内蒙古赤峰市规划建立以天然气、天然气副产品和天然气废弃物为原料的3条深加工化工产业链,计划2012年建成后每年可向北京提供40亿立方米天然气。届时,赤峰市将成为北京第二大气源,保障首都能源供应。 来自:中国化工网
2010-07-12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