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算落后产能?谁该被淘汰?

陈燕

  • 0

    留言
  • 477

    浏览
5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我国在未来3年内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目标,化肥行业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5月18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文公布,该规划也提出要加快淘汰化肥落后产能,对化肥企业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淘汰技术落后、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据统计,目前国内除钾肥尚需一定数量的进口外,氮肥、磷肥都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尿素和磷酸二铵产能分别过剩1000万吨和600万吨。我国化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是现实需要。但在接下来的操作过程中,化肥产业内却出现了不同意见。分歧在于,究竟什么叫落后产能?落后产能到底是哪些?谁该被淘汰?         落后产能有什么标准         “目前,化肥业内对‘落后产能’这一概念的称呼比较宽泛,还只是个泛泛的说法。”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会长魏成广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化肥企业的能耗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规定哪些装置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因此,目前也就没有可参照的技术标准来具体评断落后产能。   “什么是落后产能,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说法。”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凌晓东、江苏省姜堰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左勇春都这样告诉记者。他们表示,在衡量落后产能时,企业规模是多少、能耗是多少、排放量是多少,都没有明确的指标。   没有明确的指标,也就造成了企业的困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到,要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现有氮肥生产企业进行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煤多元化,降低成本;在能源产地适当建设大型氮肥生产装置,替代落后产能;优化磷肥资源配置,推广硫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等技术。对此,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林向记者抱怨:“这是把先进的产能要求说出来了,但对于落后产能是什么并没有提到。规划中提到要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但什么是大?什么是小?怎么大?怎么小?是应该以产量来划分?还是以工艺来划分?”   不少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很多企业都是一头雾水。   还有企业负责人提出,有关部门提出要淘汰落后产能,但又没有制订一个技术规范标准,化肥企业自己也不知道谁该淘汰,谁不该淘汰。这样一来,淘汰落后产能岂不成了一句无的放矢的空话?         落后产能有什么特点         倒是不少业内人士对落后产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还总结出了落后产能的特点。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孔祥琳:“落后产能是环保不达标、能耗过高,但在成本上有竞争优势的产能。”   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落后产能是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的产能。”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就是落后产能。”   江苏泰兴化肥厂总工程师蒋冬庆认为,能耗高、成本高的是落后产能。他就此举了个例子:一家老化肥企业,人员负担重、设备老、能耗高,其年产合成氨2万吨,而职工人数有700多人,吨氨原料煤消耗量为1.5吨;另一家新建化肥企业,其工艺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企业年产合成氨30万吨,职工人数200多人,原料煤消耗量为1.2吨。两相对比,前者显然就是落后产能。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的观点很有新意。魏成广就认为,现在国内钾肥供应不足,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就说钾肥行业不存在落后产能。目前,有些小钾肥企业的生产水平比较落后,存在滥挖乱采、废卤就地排放的行为。这样的企业当然就属于落后产能。   虽然这些观点不完全相同,但总的来看,能耗高、环保水平低应该是落后产能的共同特点。            规模小是否一定落后         那么,是不是规模小的装置就一定会能耗高、环保水平低呢?   顾宗勤认为,按照国家产业准入政策,企业新建氮肥单套装置时,纯氧煤气化装置的产能不应低于年产30万吨合成氨,以富氧制气的装置的产能不应低于年产20万吨合成氨;对磷肥企业来说,云南、贵州新建单套装置的规模不应低于30万吨/年(折五氧化二磷,下同),其他有资源地区新建单套装置的规模不应低于12万吨/年。因此,对于新建化肥装置来说,按照这个产业政策,低于上述规模和技术要求的就是落后产能。   但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已建化肥装置来说,规模小不一定就落后。   孔祥琳认为,事实上,落后产能很难从规模上来进行界定。有的氮肥企业规模小,但其生产成本很低,多种经营也搞得不错。在环保水平方面,孔祥琳认为,经过多年的改造,国内一些中小化肥企业固定床造气装置产生的废渣、废气基本能吃干用尽,污水也实现了零排放,煤渣也实现了综合利用。因此,固定床造气装置不但不能算落后产能,而且还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选择。   年产5万吨合成氨的山东莒南县泰祥化肥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赵树勋告诉记者,在我国,有的年产6万吨合成氨的生产企业,其平均煤、电消耗并不比年产20万吨合成氨的企业高,关键是企业要不断地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来进行技术改造。   氮肥产能为100万吨/年、磷复肥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的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凌晓东也赞成不以规模论落后:“生产规模无论大小,企业只要有成本优势就可以生存和发展。”   “落后产能不应单纯以产能、产量来划分,应当从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来看。”左勇春也如是说。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淑兰明确表示,政策上提倡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但是“上大”容易,淘汰小的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她认为,我国年产能在4万吨以下的合成氨企业占大多数,其生产的碳酸氢铵往往就地销售、使用。一些小氮肥企业还是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场所,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如果国家实施强制性淘汰措施,会给农民就业、社会稳定带来问题。   顾宗勤也表示,一些规模小的装置,如果管理好,成本低,就不能算是落后产能。         规模大是否一定先进         “现在化肥装置普遍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规模装置的技术和工艺先进,与小规模装置不在一个发展层次。”青岛华昌集团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这话听起来,似乎是说装置规模越大就越先进,但凌晓东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对于规模大的装置和企业来说,如果不能抓好管理,技术改造跟不上,同样也会能耗高,也是落后产能。   刘淑兰认为,在内蒙古等原料产地,新上的大装置尽管采用了新型煤气化技术,但其电耗依然很高。大的装置如果不在电费、运输上享受优惠,其生存也成问题。“新上化肥装置时,如果原料、水、环境容量等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上。对新上装置,还要设立门槛——什么规模的产能和企业准入,什么规模的产能和企业退出。对当地造成污染的企业,长期面临亏损的企业,即便规模大,也是落后产能,也应被淘汰。”另外,运1吨煤的成本和生产1.2吨尿素的成本是一样的,而目前铁路运力紧张,化肥企业运输受到制约,因此,从运输方面考虑,化肥产能靠近消费地更合适。从这个角度说,不是装置规模大就先进、有竞争力,规模小就没有竞争力。   武希彦反映,目前在我国磷肥行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的不是小型企业,恰恰是拥有先进技术和资源利用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自身难保,也就没能力兼并、重组、替代小企业。   对于化肥行业落后产能的认定,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差异,那么,《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加快淘汰化肥落后产能,又如何加快呢?
2009-07-03 收起回复

总条数:0条